一、高通从路由器入局语音入口终端设备争夺战
6月3日在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展馆举行的为期5天的2017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TAIPEI )完美落幕,作为亚洲最盛大的3C/IT产业链展会,台北电脑展已经走过了37年的历程,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技术的兴起,台北电脑展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以此次展会为契机,Qualcomm在台北W饭店举办了名为:有线/无线基础设施网络的媒体沟通会,会上详细介绍了新一代无线连接技术802.11ax、802.11ad和Wi-Fi SON(自组织网络),以及面向网络基础设施的IPQ8074系统级芯片(SoC)和面向客户终端的QCA6290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芯片及技术,高通重点展示了在Computex2017上发布的网状网络平台(Mesh Networking Platform)和其参考设计。在网状网络平台中的任一终端,无论其使用的是Wi-Fi、蓝牙、ZigBee或者60GHz的802.11ad协议,都能够实现连接到网络中,并且提供集中管理与安全保护。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此网状网络平台还提供语音控制功能。此次,高通专门为OEM厂商提供了网状网络平台的参考路由器设计方案,将6个麦克风阵列直接集成到了AP端的芯片平台IPQ40x8/9上,并且配合语音识别软件、Combo芯片QCA4020以及DSP降噪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和路由器进行语音交互,控制家中电器。
在沟通会上的专门演示环节,基于网状网络平台设计的路由器接入了亚马逊的Alexa语音助手,在10平方米大小的空间里,通过基于网状网络平台设计的路由器可以实现语音操控家中的各种家电。
对着路由器喊出预设的指令,比如喊出“早晨”,咖啡机就开始烧咖啡;
喊出“Alexa,离家开始扫地”,扫地机器人就开始工作了。
二、高通入局,是利还是弊?
随着谷歌、亚马逊和微软等巨头先后进入语音智能助手市场,争夺语音交互入口,越来越多的厂商也加入到了麦克风阵列供应链名单当中。
高通此举可能极大的压缩中间芯片厂商的生存空间,特别是以AD为主附带DSP的独立麦克风阵列方案,例如科胜讯提供的双麦和4麦DSP芯片方案。
然而,高通此举对于AP和语音交互技术提供商的影响不大。根据国内一家语音交互企业声智科技的透露,其早先主推麦克风+AP的方案,语音交互的技术链条非常复杂,而硬件方案仅是技术链条中一环,高通的举措仅是增加了一款支持麦克风阵列的AP而已。
此次,从路由器入手语音交互入口争夺战,高通也有其深远的考量,Qualcomm Technologies连接技术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Rahul Patel解释:
第一,在路由器这种AP终端上安装配置麦克风阵列来控制整个家居电器,就不需要在每一个家用电器终端上安装麦克风阵列,Echo的语音功能都可以整合路由器中,谷歌也在开始尝试这个方向,证明这个方向是新趋势。
第二,目前在终端设备上,例如谷歌的Google Home只安装了2个麦克风而已,其语音识别辨识度比较差,且仅支持近距离。采用6麦的麦克风阵列,不仅可以利用波束形成的定位功能,还增加了远场语音交互的便利性,你在房间的每个角落讲话,都可以听得到。
然而,对于许多用户来说,路由器在家中的位置习惯还是处于角落中,并没有电视,冰箱,音箱此类的产品占据良好的地理位置。让路由器语音占据整个智能家居的主导位置,通过路由器语音操控智能家电,似乎还是显得有些诡异,不知用户习惯培养是否会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