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国内最大的通信软件和方案提供商——亚信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亚信集团”)与广州市政府签订协议,将投资30亿元在南沙建设亚信全球总部,形成约3000人的大数据技术团队,年营收预计近100亿元。
去年,世界500强美国思科公司在广州成立美国以外最大的物联网研发平台和智能制造平台,年产值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
而此前,中兴也在广州布局了研发中心。
从中兴到思科、亚信,广州吸引了越来越多信息产业巨头落户。专家认为,这背后凸显的是广州信息产业的崛起。作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1+7”格局中的龙头之一,广州信息产业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也在向珠三角乃至全国溢出。
A 信息产业巨头加紧布局
亚信投30亿元南沙建数据全球总部
据了解,亚信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通信行业IT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占据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约75%的数据和软件服务市场份额,为中国、英国、丹麦等10余个国家超过10亿用户提供服务。
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资源,亚信集团将投资30亿元在南沙设立亚信数据全球总部。该总部项目包括6大项目模块:亚信数据全球业务总部、城市大数据运营示范中心、大数据产业研究院、大数据“产学研金用”创新加速器、大数据产业基金、数据交易中心。建成后,将形成约3000人的大数据技术团队,年营收预计近100亿元。此外,亚信集团华南总部公司也落户南沙,目标是在3年内陆续在南沙形成5000人以上规模的信息产业技术服务和研发团队,形成超百亿的产业规模。亚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亚信集团要通过行业引领作用,助力广州打造全球领先的现代信息产业新高地。
同时,在番禺区新造镇及南村镇内,一个占地3.59平方公里的思科智慧城正在崛起。在思科和广州的合作蓝图中,未来思科智慧城项目是中国首个以智能制造云产业为核心、年产值规模超千亿元、全球领先的智慧城。“思科将和合作伙伴一起在“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打造一个在中国和世界都叫得响的样板创新项目”。美国思科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罗卓克表示。据悉,目前已有20个思科合作伙伴落户广州。
在亚信、思科之前,2015年,中兴也已在广州设立研究院,定位为中兴华南区总部基地、华南区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重点在5G及未来通讯、自主知识产权芯片、智慧城市、云服务及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
B 凭借产业基础和人才红利
信息技术类产业总值要达7600亿
在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巨头项目的到来,主要是看中广州所能给予的发展空间。“对于亚信集团来说,广州目前在信息产业、大数据领域的基础以及未来发展态势有利于它进一步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已培育了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一批千亿级产业。2015年全市实现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2532.49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2259亿元;年产值超亿元的移动互联网企业超过50家,涌现了网易、阿里UC、腾讯微信等一批移动互联网龙头企业。
而根据规划,到2020年,广州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4000亿元和3600亿元(合计7600亿元),打造3个产值超千亿级的产业、6个产值超百亿级的产业。同时,广州还将建成面向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云计算公共平台和大数据处理中心,培育一批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军企业。
专家分析,目前世界正酝酿第三次产业革命,内容就是如何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实体经济辐射。而广州具备雄厚的先进制造业基础,对信息产业巨头来说,这里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在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市场等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思科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仕炜表示。
据思科公司在广州的客户——明珞装备公司副总经理龙璞介绍,思科为制造业的“互联网+”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就是解决不同运营商设备的物理链接问题。“目前我们公司大部分网络产品都是用思科的。它像毛细血管一样布满整个工厂,是隐形的。我们为客户设计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中的数据和信息,通过毛细血管传递到各端口,进行解读,智慧工厂才能灵动起来。”龙璞说。
此外,广州的人才红利也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是高科技企业,对人才要求高。”思科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黄志明表示,广州高校学生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涵盖了各种学科,正符合公司的用人需求。
作为华南地区的“超强大脑”,广州集聚了79所大学、141家研发机构、1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近百万在校大学生。而据腾讯开放平台统计,广州天河一带的软件人才集聚度仅次于北京中关村。
广州还将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与国(境)外多所著名高校合作,计划建成生命科学与生物智造、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微电子、大数据与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等10个学院20—30个专业,将实现12000人的办学规模,其中本科生6000人、研究生6000人。
C 向外界输出“广州能量”
“天河二号”支撑国家级课题超800项
广州信息产业及相关技术的深化应用也在向珠三角乃至全国溢出。
在“牵手”广州半年之后,思科在去年11月份将合作范围扩大到惠州,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在惠州打造集科技、创新、生态和智慧于一体的潼湖科学城项目。“希望在广州做一个智慧城市的样本,进而延伸到珠三角及其他华南城市。”陈仕炜直言。
思科落户广州以来,已经带来了20家战略合作伙伴。这些“伙伴”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统集成、智慧城市、软件应用等领域,正是广州乃至珠三角正在大力引导的新兴产业。思科以广州为战略支点,将合作对象扩展到全省。去年,思科已经和广东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推动广东信息化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达成合作意向。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方面,广州也在向外界输出自己的“能量”。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用户数量已超过1600家,共支撑国家级课题超过800项,广东省、广州市课题超过40项,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大规模科学工程应用成果,领域涵盖了天文宇宙科学研究、大气海洋环境研究、工业设计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利用、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智慧城市等等。
比如,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在“天河二号”系统上开展了高速列车气动数值计算,模拟了16车重联编组高速列车以每小时300公里车速在2公里隧道内交会等多个工况;华大基因计划与广州超算中心合作,开展百万人基因测序,为基因精准医疗打下基础。
广州超算中心原主任袁学锋认为,花重金建设超级计算中心是值得的,它正在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和“倍增器”,将促进粤穗地区和全国的产业升级和爆发式增长。
广州信息产业进程
2015年数据
全市实现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2532.49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2259亿元;年产值超亿元的移动互联网企业超过50家,涌现了网易、阿里UC、腾讯微信等一批移动互联网龙头企业。
2020年规划
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4000亿元和3600亿元,打造3个产值超千亿级的产业、6个产值超百亿级的产业。同时,广州还将建成面向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云计算公共平台和大数据处理中心,培育一批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