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运用大数据分析 “猫头鹰”行动追查漏检大货
时间:2017-10-30 11:21 点击次数:
主讲人:姜国平 
 
主持人:赵国栋
 
承办: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主讲人介绍】  
 
姜国平
 
宏源证券计算机行业分析师,研究员,新财富团队第一名!为大家分享大数据、大健康相关主题,并主持大健康话题分享!
 
以下为分享实景全文:
 
在谈医疗大数据之前,我首先说一下医疗领域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作为一个铺垫:
 
(1)医疗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伟大融合,这个融合就是数字与医疗的融合。在 今天我们已经有条件实现完全的人体数字化,基因组学、无线传感器、成像技术、医疗记录使得一个人从生命的最基础物质到各大器官的高清影像,到任意时刻的血 压、脉搏、脑电波、心情等信息实现了完全数字化。而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因特网、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的数据采集、处理、传播技术的涌现将推 动医疗领域发生巨大的变革。
 
(2)医疗服务的交付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医院在医疗服务交付中的中心地位将会大大削弱。从患者对医生信息的获取,到医生对患者的诊疗,到出院后的康复和回访,数字医疗的冲击将贯穿整个过程。
 
 
病人对大半径内的良医搜索需求非常迫切,在这个意义上说导医软件、门户、病人社区意义重大。而在存在竞争的医院市场或者细分医疗市场,这些对医院和医生的意义更为重大,这也是这些软件、社区、门户的商机所在。
 
(3)诊疗过程也会有巨大变革,目前各国医患之间的信息交流基本靠面对面交流,现代通讯手段基本得不到应用。远 程医疗通过视频、远程诊断监测设备等手段可以实现非面对面的诊疗。国外已经有公司在运营专门的远程医疗医院。美国有个医疗机构叫Hello Health,完全通过远程的方式提供在线问诊服务。而移动医疗对诊疗过程带来的影响更是重大,通过可穿戴设备、植入式设备,方便获取病人实时体征信息, 这个在以前是不可能或者成本高昂,对于病情诊断意义重大。而体征获取传感器与植入式治疗设备的配合对于部分疾病的治疗将有划时代的意义。
 
传 统医学的诊断,多基于某一时刻的静态体征数据,实时数据的便利获取和积累将会推动基于动态体征数据诊断的医学研究。远程医疗与移动医疗具有节省成本提高疗 效等效果,美国已经有Cigna和UnitedHealth等保险商为远程医疗和问诊提供支付,一些移动医疗设备已经出现在医生的处方当中。
 
(4)移动网络、社交媒体会改变颠覆医疗活动中各角色的地位,个人相对于机构的地位加强,病人相对于医生的地位加强,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理解产业链条中的变化意义重大。比如药厂以前对非处方药主要通过对医生施加影响来保障销量,这一渠道现在依然重要。但是现在病人已经可以通过多渠道信息,对医生处方提出质疑。比如应用最广的降胆固醇药物立普妥在美国的处方量曾受社交媒体负面影响下滑40%。未来药厂加大对病人的直接影响势在必行。
 
(5)未来基因技术的进展和消费级基因测序的普及也将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基因测序的成本迅速下降,未来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基因测序结果。借 助大数据和云计算,“个性化医疗”可让医生进行不同患者的用药评估,以做出更好的临床决策。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的抗血栓药,但其疗效不同患者差异很大。现 知,氯吡格雷的药效与特定的基因CYP2C19有关,检测患者的CYP2C19变种便可个性化用药,但约300万变种与参比基因组的比较要借助大数据和云 计算。基因技术对疾病预测的突破在健康管理上将非常有意义,女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检查发现自身携带致癌基因BRCA1,其患上乳腺癌及卵巢癌概率为 87%,通过乳腺切除降低概率到5%。
 
(6)移动医疗是推动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根本原因在于健康管理需要对生活长期的,全面的干预,只有移动医疗手段能够胜任。未来在移动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可以做的事情,一个是满足高端人群的全面健康管理需求,比如提供远程家庭保健医生。另外一个事情是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健康需求,比如针对特定的慢性病群体,或者孕妇婴等群体,近期大火的大姨吗便是抓住了女性群体的特定健康管理的需求。
 
回到大数据的主题,医疗机构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医疗数据的挖掘将产生巨大的价值,比如个性化医疗、社交网络与疾病的研究等等。
 
比较实际的医疗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在我看来有这么几个方向:
 
(1) 依托区域医疗平台的健康大数据:我国2008 年4 月启动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研制工作。《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未来要推进7大医疗体系专项建设,在医疗信息化方面卫生部将推出 611亿元预算的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上海市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市600多家医院的联网。健康档案所形成的数据积累在临床和科研上都有巨大价值。
 
(2) 医保控费:根据行业专家估计中国每年因为医保欺诈和浪费造成的医保支出浪费超过2000亿。新医改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完善监控 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医保对医疗服务的实时监控系统,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美国新英格兰健康保健研究 所的估计,美国2400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中,有三分之一是被浪费掉,可以完全避免而不至于影响医疗保健的质量。其中过度医疗和错误用药,不听从医嘱所占 比例很高。
 
麦肯锡的报告一指出大数据将节省12-17%的医疗成本,以美国目前的2.6万亿美元医疗开支计算,相当于节省3000-4500亿美元。
 
(3)结合可穿戴设备的健康管理:通过对可穿戴设备获取数据的挖掘分析,以及针对数据挖掘结果的提供的健康指导、咨询服务等一系列的后续服务。
 
(4)临床决策支持:主要是处方决策支持还有医疗影像的辅助分析等。
 
医疗数据由于涉及隐私,而且大多数数据掌握在政府手里,所以在大数据应用上受制约较多,未来绕开医院的直接面向病人或者直接连接医生与病人的应用在数据收集和未来的使用上将会有更多空间。
 
总体一个感觉,pc时代的医疗数据大多数掌握在医院,应用上受制约较多。在移动互联时代,医疗大数据、健康大数据更有前景。
 
案例分享:
 
(1) 英国医疗保健局宣布将建立世界最大癌症患者数据库,为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提供基础支撑。建立这个数据库的目的是推动“个性化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癌症类别 和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数据来自英国各地医疗机构的病例和1100万份历史档案记录,并与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医疗保健数据库共享信息。
 
(2)practice fusion美国的做电子病历的。卖不出去就免费,拿政府补贴,后来就成了医疗大数据公司
 
(3)美国制药行业花费140亿美元,影响60万执业医师。中国1700亿营销费用,200多万医师。
 
(4)Epocrates生产一款能够让医生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查找药物资料的应用软件,70%的医生通过手机安装使用,50%的医生通过Tablet使用。
 
(5)M3日本最大的医疗信息公司,日本30万医师,其掌握25万。
 
(6) 多伦多大学的Joseph Cafazzo博士设计了一个移动应用和私信群来帮助患有1型糖尿病的青少年对其病情进行监控,并记录他们的血糖读数。该应用可以为一直按时测量血糖的小 患者予以积分奖励,以换取iTues里的音乐和游戏。统计显示,该方案帮助患者提升了49.6%的医嘱合规性的遵守。这个简单的例子,揭示了医疗服务机构 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改善其整体健康水平
 
(7)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利用弗明汉心脏病研究项目的数据发现:如果你的朋友发胖,那么你在未来两到四年时间里发胖的概率会上升57%。

医疗应用后付费的案例

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4001616691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2-2020 北京中科新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2332号-1 京ICP备19012332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7号 昊海大厦3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