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刘世平: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与趋势展望
时间:2017-10-23 13:50 点击次数:
主持人:姜国平
主讲人:孟濬
承办: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主讲嘉宾介绍】
  孟濬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博士期间就是流程工业节能的数据挖掘、模糊控制和故障诊断,2000年博士毕业留校,2005年后转入系统生物学,研究癌症早期诊断和血清质谱生物标记,同年开始研究基于脉搏波的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和便携式手机短信提醒研究,DSP、ARM上做了些嵌入式脉搏波研究,我研究的脉搏波和脉率、心律不同,脉搏波提峰数据就是脉率和心律等,因为脉搏波信息丰富,随后就研究睡眠、麻醉、情绪等,得到一些成果。
以下为分享实景全文:
  题目:移动医疗之血压无损监护——移动医疗之脉搏波分析挖掘大数据改变世界。之所以突出血压,是因为目前各类手表、手镯在血压测量上是短板,即使有也是有损测量,无法实现连续采集分析。

  这五个发明专利涵盖:采集、分析、传输、执行、救护等完整的移动医疗过程。在基于最佳采集方案脉搏波上处于世界领先,同时在执行救护上完成了系统的闭环,使得从采集到最后执行救护形成完整闭环系统,这个也是国际首创。已经有爱国者、夏普、飞利浦等公司前来洽谈,还有很多终端用户群体前来订做,中兴公司愿意提供定制手机。新加坡、西北、美国何清平等风投一直有联系,只因肥水不流外人田,现在终端样机只有一元硬币大小。世界首家动态采集完整脉搏波的便携终端。夏普对睡眠非常感兴趣,飞利浦对血压移动测量兴趣浓厚。
  与移动医疗相关公示、在审核发明专利(8项):
  体感压力信号采集与还原系统
  http://www.soopat.com/Patent/201210165999
  一种体域网的智能采集生理信息方法
  http://www.soopat.com/Patent/201010578332
  基于直线电机和电磁阀驱动的药液注射器装置
  http://www.soopat.com/Patent/201210166015
  一种非约束目标的非接触式脉搏波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http://www.soopat.com/Patent/201310082729
  一种远程超感知医疗探视系统和探视方法
  http://www.soopat.com/Patent/201310145317
  一种基于ECG混沌模型的混沌起搏器控制方法
  http://www.soopat.com/Patent/201210184928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数据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http://www.soopat.com/Patent/201310009984
  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数据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http://www.soopat.com/Patent/201310010112
  团队学生相关科研项目:
  2006,基于脉搏和ECG数据的心脑 疾病智能自诊断技术研究
  2007,基于脉搏的多功能心血管疾病的硬件系统研究
  2007,基于非线性系统建模的脉搏数据诊断识别
  2007,基于脉搏的多功能心血管疾病的软件系统研究
  2009,便携式全自动脉搏机的设计
  2009,基于非线性方法的动脉硬化脉搏诊法研究
  2009,基于嵌入式系统与薄膜传感器的智能脉搏诊断器开发
  2011,基于单片机的心电图信息采样与处理
  2010,基于脉搏信号提取与数据分析的对冠心病发的识别,浙江省新苗计划
  2011,基于非线性方法的动脉硬化脉搏诊法研究,浙江省新苗计划
  2011,基于非线性与复杂性多重指标的昏迷程度评价预警系统,浙江省新苗计划
  2011,基于ICA与脉搏波的PWV血压测量研究,浙江省新苗计划
  2012,基于脉搏波的安全驾驶控制系统开发,浙江省新苗计划
  2012,基于便携式移动平台的心血管健康诊断系统,浙江省新苗计划
  2012,基于生理信号检测的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研发,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
  2012,基于手机及智能小车的智能家居新型控制方案 ,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
  2013,基于移动医疗的信息平台搭建,浙江省新苗计划
  2013,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血压监测与分析系统 ,浙江省新苗计划
互动内容:
Q1 Allen.G:你是电气工程学院还是生物医学学院的?
  孟濬:我学自动化,控制,移动医疗有体域网和云服务,还有大数据构建,健全的身体体域网,采用有为此服务和个性化的大数据、大健康。这个工作必须有人去做。
 Q2铁马冰河:有意思,引起我好奇啊,也有怀疑?说具体些?
  孟濬:冰河问题很好,这就是数据挖掘本身的弊病。数据挖掘是无法这么准的,但是非线性科学可以帮助我们
Q3一剑:核心还是在于数据分析吧?
  孟濬:一剑,核心是数据分析。但是传感器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研究很多非接触脉搏提取。
Q4 YH@Peng:大家讲到中医科学化问题,曾参加中医科学院刘副院长关于12-5专家研讨会,一个重要方向是与现代生物医学结合,特别是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大数据,为此合作开展了一些工作。
  一方面继续完善“表型”健康数据检测,二是将“表型”与“基因组”大数据结合,实现从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等多层次描述,完善人体全息”大数据。

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4001616691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2-2020 北京中科新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2332号-1 京ICP备19012332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7号 昊海大厦3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