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十二年 思科的创新之解
时间:2017-10-31 11:30 点击次数:
主讲人:李馥岑
主持人:姜国平
承办: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李馥岑:上海星红桉公司总经理。
以下为全文实录:
大家好,我是李馥岑,主要从事传媒大数据研究,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收视率。
通过我们收视监测,健康类栏目一直属于高收视栏目,粘合度高,符合收视中老年人群。
目前cnnic数据表明,互联网视屏的人群渗透率为40%,电视超过90%,同样花10亿广告费在央视可以打造出一个知名品牌,在互联网未必可以。
所以医药行业在整个广告投放行业属于前3名,和日化,快销品,汽车,房地产都属于前列。
目前:“养生堂”“健康之路”等栏目已经是非常知名品牌。
在目前情况下,保健品市场每年为1000亿以上,医药更多,并且是高利润,垄断性行业。对于大众观点形成等需要了解第一屏的价值。

下面我介绍杨官元总:
大家好,我是健康第一线视频网的负责人杨官元,8年前开始专注于互联网医疗健康视频内容制作,已完成近二十万分钟、三万段视频短片,采访数千名知名三甲医院强势科室专家。
随后请央视老总左如旗,负责卫生健康频道给大家分享一下。
左总负责的卫生健康频道是一个有10年历史的专业付费频道,有广泛的,我们的数据表明覆盖6000万户的专业频道,我们去年参与策划了,互联网,专业电视频道,手机屏幕三屏同播节目的模式。在药企和观众里产生不错效果。
如果想在广播式行业里面做出影响,那么证明一定是深入人心的,但是必须让观众在这个非常“贵”的媒体上产生收视依赖,这个就要靠创意和策划了,并且是跨屏宣传,“爸爸去哪儿”值得学习。
第一屏扮演了公信力,拦资源(健康三甲医院和专家),以及普及知识的作用,pc和手机屏扮演了精准营销的角色,要联动起来考虑整体销售。
互动内容:
Q1姜国平:中国200多万的注册医生,每年投在医药领域的广告费用有1000多亿,这些广告投向去影响医生的处方决策。在健康的细分领域里面大有可为,糖尿病人就有将近1亿,前提是要能把客户区分聚拢起来,根据搜索习惯、社交数据的挖掘是一个方式。
李馥岑:@宏源姜国平 我们原本想在上海尝试把挂号网信息和机顶盒视屏以及穿戴式医疗设备组合把“问诊”改“坐诊”制,上海闵行区已经把社区医疗搬到电视上。目前1个社区医生对应2000个家庭,闵行卫生部门出钱尝试的,解决三甲医院急死人,社区没人看小病问题。这种尝试需要打通产业链才好,必须有持续的商业模式。
Q2邢艳凯:健康传媒如何落地?分受众体吗?
李馥岑:@用友集团邢艳凯 可以分。
Q3邢艳凯:三甲如何实现电子病历共享?
李馥岑:@用友集团邢艳凯96196等挂号网有资源,但公共信息不可以直接商用,我觉得可以做一款类“微信”的“微病”产品做8000种常见病,五脏六腑分类的社区群把公共信息倒入。
杨官元:社区医生是全科医生,只能解决最最基本的问题,当真正有疾病需要诊断的时候只能起到指导到那个医院去治疗的作用。
Q4智能养老牟荣增:一个社区医生能对100个家庭做精准服务就不错了。
李馥岑:他们利用电视只做分诊这一个功能。
杨官元:健康的产业链实在是太长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显得越来越刚需。
智能养老牟荣增:服务要面对面谈话的。
李馥岑:是的,这个交互机顶盒是可以的。并且我觉得还可以带入穿戴式设备。
邢艳凯:安全,共享是关键!
李馥岑:@用友集团邢艳凯 是的,所以初期要取得政府支持和公益性作用才能到出来数据。
智能养老牟荣增:好的医生都特别健谈,效果病患对信任度能起到50%以上的作用,大数据对投资和国家政策制定都很好处,但要落地一定要走免费模式,靠政府是没有用的。
Q5姜国平:请杨总讲讲健康视屏互联网模式吧。
杨官元:我们的模式很简单,是把所有的疾病和症状请知名的专家有四五十段视频就把这个病能讲得很清楚,把这些视频全部放在互联网上,视频前边儿的视频广告可以治疗这个病的otc做广告。
智能养老牟荣增:越简单越好。
@智能养老牟荣增 ,哈哈,现在不管是电视还是互联网有太多的内容缺乏公信力,我们就想让不同科的权威的专家很系统的吧健康的内容做成视频。
Q6王浚海:@杨官元总,能知道你们现在流量多少?收入多少?
杨官元:@掌上药店王浚海 过去我们主要靠有健康电视栏目在地面频道发行,13年收入打给一千五百万。
王浚海:通过与地面电视频道合作换广告时段?
杨官元:@掌上药店王浚海 我们首选给电视台卖节目,他付不了钱的情况下就要广告时间,再把广告时间卖给制药企业做广告。
李馥岑:@杨官元 其实还可以再把您互联网的流量分析和用户聚类再深度营销一把。
杨官元:健康节目那么多的原因是现现在的收视人群主要是老年人,老年人最关注健康,年轻人已经很少看电视了。
李馥岑:@杨官元 还是看创意和跨界合作策划,从看电视总体数据看,年轻人也是主力,只是双屏双待的生活模式,一边看手机一边看电视。
杨官元:人一生当中再健康的人也要被两千多种疾病或症状打扰,现在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有症状的时候都会通过互联网去查询。
Q7李馥岑:英美日的看电视总体平均数据比咱们国家还多,咱们是平均每人2小时36分钟,去年数据。
杨官元:据我们了解年轻人是很少看见看健康电视节目的,反正百度的收入接近百分之七十都来自医疗的广告关键词。